【視頻】發酵玉米秸稈替代部分飼料,“以草代糧”減精糧消耗,降養殖成本,促牲畜消化。
在當前的養殖業中,精飼料的大量消耗不僅帶來了高昂的養殖成本,還面臨著糧食資源緊張的壓力。而發酵玉米秸稈作為一種優質的飼料替代品,憑借 “以草代糧” 的獨特優勢,正逐漸成為破解這一困境的關鍵。它不僅能減少精糧消耗,降低養殖成本,還能有效促進牲畜消化,為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活力。
“以草代糧” 的核心在于用發酵玉米秸稈替代部分精飼料,從而減少玉米、豆粕等精糧的使用量。在傳統養殖模式中,精飼料占比極高,而這些精糧本身也是人類糧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大量用于養殖無疑加劇了糧食供需矛盾。發酵玉米秸稈經過科學的發酵處理后,其營養價值得到顯著提升,含有豐富的粗蛋白、氨基酸、維生素以及多種有益微生物等,能夠滿足牲畜生長發育過程中的部分營養需求。例如,在牛、羊等反芻動物的飼料中,用一定比例的發酵玉米秸稈替代精飼料,并不會影響其生長速度和生產性能,卻能大幅降低精糧的消耗量。據相關數據顯示,合理使用發酵玉米秸稈替代部分精飼料,可使精糧消耗減少 20% - 30%,這對于緩解糧食資源緊張的局面具有重要意義。
降低養殖成本是發酵玉米秸稈 “以草代糧” 的另一大顯著優勢。精飼料價格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大,近年來,玉米、豆粕等價格的持續上漲讓許多養殖戶不堪重負。而玉米秸稈來源廣泛、成本低廉,通過簡單的發酵處理,就能轉化為高質量的飼料。與購買精飼料相比,使用發酵玉米秸稈的成本可降低 30% - 50%。對于規?;B殖場來說,這一成本的降低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,極大地提升了養殖產業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。
此外,發酵玉米秸稈還能有效促進牲畜的消化吸收。玉米秸稈在發酵過程中,纖維素、半纖維素等難以消化的成分被微生物分解,轉化為更易被牲畜腸道吸收的小分子物質。同時,發酵產生的有益菌群還能調節牲畜腸道微生態平衡,增強腸道消化功能,提高飼料的轉化率。這不僅減少了牲畜因消化不良而產生的疾病,還能促進其生長發育,提高肉、蛋、奶等產品的品質。
發酵玉米秸稈 “以草代糧” 的模式,不僅解決了養殖業面臨的實際問題,還實現了農業資源的循環利用。玉米秸稈作為農業生產的副產品,以往常常被焚燒或丟棄,不僅浪費資源,還污染環境。而將其用于飼料發酵,變廢為寶,既減少了環境污染,又為養殖業提供了充足的飼料來源,形成了 “種植業 — 養殖業” 的良性循環。
綜上所述,發酵玉米秸稈替代部分飼料的 “以草代糧” 模式,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舉措。它在減少精糧消耗、降低養殖成本、促進牲畜消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,對于推動養殖業的綠色、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。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推廣,這一模式必將在我國養殖業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,為農業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。
技術咨詢與產品購買: 韋秀連13877144462(微信同號)
- 上一篇:【案例】豬場污水難題不用愁!微生物處理劑讓污水變 “寶貝”,低成本還高效 [2025-07-18]
- 下一篇:雞球蟲?。吼B殖戶不可輕視的“腸道殺手”與防控之道 [2025-07-18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