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場大量存留廢水為什么只建議采用微生物技術處理,而不是投入設備和采用化學模式處理
在當前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政策日益嚴格的背景下,豬場作為畜禽養殖的重要主體,面臨著巨大的廢水處理壓力。多地政府出臺專項整治行動與實施方案,許多地方要求 2025 年底全區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利用設施配套率保持 100%、糞污綜合利用率達 90% 以上,一旦出現廢水偷排、處理不達標等情況,豬場將面臨巨額罰款甚至停業整頓。而豬場大量存留的廢水,不僅散發刺鼻臭味污染空氣、影響居民生活,還會污染土壤、河流與地下水,破壞生態平衡。
在處理這類廢水時,微生物技術成為更優選擇,相比投入設備和化學模式處理,其優勢顯著,具體原因如下:
成本優勢:大幅降低豬場投入與運營負擔
從成本角度來看,微生物技術對豬場更為友好,能有效緩解豬場的資金壓力。
采用微生物技術處理豬場廢水,核心投入是專門的微生物菌劑。以市場上常見的復合菌種為例,一包價格約 45 元,卻能處理 30-100 立方不同濃度的廢水,單位廢水處理成本極低。而且,微生物技術無需對豬場現有設施進行大規模改造,通常直接利用豬場原有的儲液池(氧化塘)即可開展處理工作,省去了新建或改造處理設施的高額費用。
若選擇投入設備處理,不僅需要購買昂貴的專業廢水處理設備,如格柵、沉淀池、曝氣池等相關配套設備,初期設備采購成本就非常高。同時,設備安裝、調試以及后期的維護、保養都需要持續投入資金,還需要專業人員操作設備,這又增加了人工成本。
采用化學模式處理,雖然初期可能無需大量設備投入,但需要持續購買化學藥劑,如絮凝劑、消毒劑、中和劑等。隨著廢水處理量的增加,化學藥劑的消耗量也會不斷上升,長期下來,化學藥劑的采購成本累計起來相當可觀,而且部分化學藥劑價格高昂,進一步加重了豬場的運營成本。
一包復合菌種市場價格約45元,可以處理不同濃度廢水30-100立方
直接在氧化塘儲液池進行污水處理案例
處理效果:實現廢水資源化,效益最大化
在處理效果方面,微生物技術不僅能有效解決廢水污染問題,還能將廢水轉化為可利用的資源,為豬場帶來額外效益,而投入設備和化學模式處理則難以實現這一優勢。
微生物技術通過其含有的有益微生物發揮作用,這些微生物能迅速繁殖并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質,如豬糞便中的蛋白質、脂肪等。在處理過程中,幾天內就能顯著降低廢水中的臭味,從根源上減少氨氣、硫化氫等惡臭氣體的產生,改善豬場及周邊空氣質量。經過半個月左右的處理,廢水會變成基本無臭味的液態肥,這種液態肥富含氮、磷、鉀等植物生長必需的營養元素,無需稀釋即可直接用于澆灌農作物,不會出現燒苗現象。對于周邊有農田的豬場而言,既能解決廢水處理難題,又能為農業生產提供優質肥料,實現資源循環利用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持續處理兩個月左右,廢水水質能得到極大改善,達到可以養魚的農灌水標準,豬場可利用處理后的水發展漁業養殖,增加額外收入來源,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。
投入設備處理豬場廢水,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廢水進行凈化處理,使水質達到排放標準,但處理后的廢水大多只能直接排放,無法實現資源化利用,相當于浪費了廢水中潛在的資源,且處理過程中可能還會產生污泥等二次污染物,需要進一步處理,增加了處理流程和成本。
化學模式處理主要是通過化學藥劑與廢水中的污染物發生化學反應,將污染物沉淀、中和或氧化分解,從而降低廢水的污染程度。然而,這種處理方式往往只能處理特定類型的污染物,處理效果相對單一,難以全面去除廢水中的有機物質和營養成分。同時,化學藥劑的使用可能會在廢水中殘留有害物質,不僅無法將廢水轉化為資源,還可能對后續的環境造成潛在風險,如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等,也無法像微生物技術那樣實現廢水的資源化利用。
環保與生態優勢:減少二次污染,保護生態平衡
從環保和生態角度分析,微生物技術更為綠色、環保,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更小,而投入設備和化學模式處理在這方面存在明顯不足。
微生物技術處理廢水的過程是一種自然的生物降解過程,依賴微生物的代謝活動將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無害物質,整個過程不會產生新的有毒、有害污染物,也不會對土壤、地下水、河流等生態環境造成二次污染。處理后生成的液態肥和達標農灌水,還能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,如液態肥澆灌農作物可提高土壤肥力、改善土壤結構,促進農作物生長,進而維護農業生態平衡;達標農灌水用于漁業養殖,能為水生生物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,維護水生生態系統穩定。
投入設備處理廢水,在設備運行過程中可能會消耗大量能源,如電力等,增加能源消耗和碳排放,對環境造成一定的間接影響。而且,部分設備處理廢水后產生的污泥如果處理不當,如隨意堆放或填埋,容易滲透到土壤中,污染土壤和地下水,形成二次污染。此外,設備故障或操作不當還可能導致廢水處理不達標而排放,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破壞。
化學模式處理廢水時,化學藥劑與污染物反應可能會生成新的化學物質,這些物質中部分可能具有毒性或危害性,若處理不徹底,隨廢水排放后會對水體、土壤等造成嚴重污染,影響水生生物和農作物的生長,破壞生態平衡。同時,化學藥劑的儲存和運輸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,一旦發生泄漏,會對周邊環境和人員安全構成威脅。
綜上所述,在處理豬場大量存留廢水時,微生物技術在成本、處理效果、環保與生態方面均展現出顯著優勢,能夠更好地滿足當前環保政策要求,幫助豬場實現可持續發展,因此更建議采用微生物技術,而非投入設備和化學模式處理。
- 上一篇:鵝痛風不再愁!一篇講透它的預防與治療,養殖戶必看! [2025-09-12]
- 下一篇:【視頻】原來肉兔可以這樣養:益生菌+生物除臭消毒劑,雙劍合璧效果驚人 [2025-09-12]